(资料图)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走进安徽省东至县香隅镇香山村,连片的麦苗,宛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,田埂间机声轰鸣,除草、施肥,一派繁忙景象。
香山村“非粮化”整治后的百亩麦田。东至县委宣传部供图
“这片麦田102亩,以前由香口林场流转过去栽种白杨树。去年,镇里开展耕地‘非农化’‘非粮化’整治,我们村积极响应,以粮食功能区为重点,开展全覆盖、拉网式现状排查,对这里的白杨树进行了全部清理。”香山村党总支书记范继华介绍道,“苗木清理后,我们及时对土地进行了平整,并与种粮大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,要求只能播种粮食作物,村里给予扶持,并加以监管。”
香山村“非粮化”整治前的苗木基地。东至县委宣传部供图
“刚开始流转这片土地时,我们心里也没底,担心土壤肥力不够,收成不好。为打消我的顾虑,镇村给了我们很大支持,免了第一年的土地承包费,并安排农技人员帮助指导,减轻了我们的压力。”种植大户方翔指着地里的麦子说,“目前,小麦长势良好,全程机械化模式提高了很大效益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高了小麦收购价格,又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,我们更是信心满满。”
复耕田块上生长旺盛的小麦。东至县委宣传部供图
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石,粮食关乎民生大计。2022年以来,香隅镇全面打响“耕地保卫战”,坚定不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全力推动“非粮化”耕地复耕复种,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。截至2023年2月份,该镇已完成279亩“非粮化”耕地复耕还田和586亩撂荒地整治。接下来,该镇将持续推进“两非”整治工作,不断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。同时,围绕耕地保障、农民增收、产业延伸、生态赋能、农旅融合等方面谋划好“后半篇文章”,将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相结合,切实做好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、藏粮于民工作。(张治平 张安琪 丁杰)
白酒新国标实施一个月后,不少酒企也纷纷推出适应新国标的光瓶酒新品。7月7日,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商超时注意到,光瓶酒货架上的产品包装
7月8日,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,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,较上年增长45 9%,较2019年
7月7日,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,国际期刊《细胞》子刊《细胞通讯》5日在线发表该院刘冰 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领域的最
5月14日,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,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,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。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,河南省发布《河南省
稳就业保民生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,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,持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