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创建中国(德州)“食品名市”,平原县是主战场之一。4月9日,中国(德州)“食品名市”建设推介会在平原县举行。
在平原县委书记王玉东看来,国字号农创园落地平原,相当于借助全市资源助力平原发展。面对“德州南扩、平原北融”的大势趋,平原县将用足用好区位优势,以农创园开园为契机,举全县之力对接项目、资金、政策,以园区建设的大突破带动平原大发展。
作为打造“食品名市”的强力引擎,中国(德州)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意义重大。农创园位于平原县三唐乡,是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全国第二家国家级农创园,是省部合作共建项目,规划占地1.1万亩,其中起步区4200亩,总投资500亿元。
园区以“中国(德州)国际食品谷”为目标定位,成立了由4名市级领导挂帅、16个部门(单位)主要负责人参与的园区指挥部,重点打造国人厨房、国人休闲、国人健康3大核心产业,培育发展中央厨房、食品电商、文旅体验3大新兴业态,配套搭建智慧供应链等5大关键平台,全力打造农业食品精深加工、科技创新、品牌特色3大引领区,努力在全国形成“南有深圳、北有德州”的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发展格局。
南深圳、北德州,平原如何定位?“在市级挂图作战指挥部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中,平原县作为属地,牵头负责工作保障组,重点做好产业园区内征地拆迁、项目落地证照办理、招商项目对接评估论证等服务保障工作。”平原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卢明鹏介绍。平原将其作为立县项目,创新“指挥部+专班”推进模式,统筹项目资源整合与施工建设齐头并进,推动园区迅速破局起势。
土地要素保障尤为关键。在市自然资源局、平原县大力推动下,园区约9300亩用地纳入城镇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,园区成片开发方案获得省自然资源厅批复;项目所在地三唐乡协同有关部门,用时2个月,一次性完成8个村庄1260户、1620座房屋测量和起步区4200亩、数字农业示范项目635亩的土地流转。围绕园区内部道路、幸福大道提升、水质净化厂等基础设施建设,迁占清理坟头687座、树木2.4万株、鱼塘及种养殖大棚40个,创造了历年来土地流转体量最大、速度最快的“平原速度”。
这样的“平原速度”处处体现在园区建设中:起步区全长5公里的环形大道,从施工到初步通车仅用时5个月;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、食谷科创中心、人才公寓、水质净化厂4个功能性配套项目已完成公开招标,总承包单位即将进场施工。
“平原速度”的背后,是各级各部门实干担当、合力攻坚的结果。投资11亿元的同福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落户园区后,为加快项目落地手续办理,平原政务服务变“你过来”为“我过去”,县行政审批局、自然资源局、发改局、工信局四部门周末协同作战,连夜加班为项目办理营业执照。三唐乡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赴同福集团总部河北石家庄,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,整个审批流程较原计划提前了10天。“我们没有想到的,政府想到了;我们想到的,政府做到了。”同福集团董事长刘山国对在平原投资兴业充满信心。
筑巢引凤兴产业。眼下,由市级领导带队,市直有关部门和平原县参与的3个专业招商小组,正瞄准食品领域国字号、央字号靶向招商,目前园区在谈及签约项目16个、总投资超130亿元。“依托产业园,我们将沿链招引龙头企业,形成互补产业链条,做优做强平原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。”王玉东说。
(通讯员 李榕 张大伟 辛凯)
白酒新国标实施一个月后,不少酒企也纷纷推出适应新国标的光瓶酒新品。7月7日,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商超时注意到,光瓶酒货架上的产品包装
7月8日,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,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,较上年增长45 9%,较2019年
7月7日,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,国际期刊《细胞》子刊《细胞通讯》5日在线发表该院刘冰 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领域的最
5月14日,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,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,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。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,河南省发布《河南省
稳就业保民生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,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,持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