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动态 >
莆田一男子手术4天后在医院猝死!家属质疑……
来源: 腾讯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05 08:22:07

【来源:海峡都市报】


(资料图)

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养东 黄义伟 文/图

日前,因膀胱结石,莆田阮女士的爱人前往莆田福德医院治疗,在结石手术后第四天凌晨,患者出现异常,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。

阮女士认为,医生在术前停了治疗高血压、心脏病的药物,事后也未多加观察,负有一定责任。

而福德医院希望家属通过医疗事故鉴定程序,判定其是否担责。

家属:

停药后血压不稳定

院方未采取措施

近年来,阮女士的爱人因疾病行动受阻,需专人照顾。其身患高血压(极高危)、糖尿病、脑出血后遗症等,今年7月23日,阮女士的爱人因膀胱结石前往莆田福德医院治疗。阮女士说,选择这家民营医院,是因为爱人四年前突发脑溢血,曾在该医院康复治疗两年,对环境熟悉。

海都记者了解到,经医生诊断,7月26日在局麻下,医生对患者行经尿道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术,手术顺利。然而,7月30日凌晨5时33分,阮女士的爱人出现异常,照顾的护工连忙呼叫,护士、医生先后赶到抢救,最终于7时41分宣告临床死亡。

阮女士说,入院时就和医生多次强调,她爱人高血压严重,还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,是否可以手术也再三询问,医生均称可行。在事发后,阮女士仔细查看病例,发现爱人术前停了一些药物,包括心脏病、高血压的药物,而在术后,又出现血压不稳定情况。

根据阮女士提供的材料记录,患者术前,停服了“氯吡格雷”“厄贝沙坦氢氯嚷嗦片”,在术后的血压监测中,有两天数值为141/91,148/113。

阮女士认为, 医生对这些情况没有采取措施,且所停药物都是其爱人长期服用的,医生没有用其他药物代替,这直接造成了术后猝死,她爱人才38岁,上有老下有小,家人难以接受。

院方:

停药等均是医生专业行为

若存疑可通过医疗鉴定

莆田福德医院曾用名“莆田协和医院”,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仪莘路。

8月2日下午,海都记者来到该院,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患者属于肢体一级残疾,术前经过一系列检查,确定无手术禁忌症,术后生命体征也平稳。原本按计划,7月29日已拔出导尿管,拟办理出院,无奈遇上台风天,故而推迟一天出院。30日凌晨遇突发情况后,也进行开放气道、胸外按压、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,未能救回病人,院方也痛心遗憾。

针对家属质疑,医院负责人表示术前停部分药物均是基于医生的专业判断,并非毫无依据。如“氯吡格雷”有抗凝血功能,若不停用会导致不易凝血,手术过程和手术后容易发生出血等,一般要求术前停服。另外,患者自服多种血压药联合控制(硝苯地平控释片、厄贝沙坦氢氯噻嗪、甲磺酸多沙唑嗪)以及口服呋塞米、螺内酯,后两种药物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有同种利尿作用,考虑到患者当时血压不高,血压药偏多,因此暂时停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,同时观察血压变化。暂时停服上述两种药物与患者猝死并无直接关系。

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治疗过程病例都有记载,若家属质疑,完全可以通过医疗鉴定,由第三方专业人士判定治疗过程是否有误。

多部门已介入协调

目前双方未达成协议

另外,阮女士还提出,事发前两天楼层的监控找不到,怀疑院方故意隐瞒情况。

上述负责人称,台风“杜苏芮”造成医院的供电设施故障,7月28日至30日,并非事发楼层监控有问题,几乎整栋楼的监控都出现故障。

海都记者了解到,事发后,荔城区卫健局、医疗纠纷调解会、公安、街道等部门均已介入调解,但目前双方还未达成协议。福德医院希望家属通过司法途径维权,若属于院方的责任,也绝不推脱。

编辑:白白

精彩视频推荐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